三个犯罪中止的特征及其法律依据
金华婺城律师
2025-04-27
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,因某些原因导致犯罪未完成,不构成完全的犯罪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及其司法解释,犯罪中止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:1.行为未完成:犯罪分子虽然已经开始实施犯罪,但尚未完成犯罪目标。例如,盗窃犯在准备盗窃时被发现并阻止,或者抢劫犯在行抢过程中因警察到达而放弃。2.不具有可罚性:由于犯罪未完成,根据法律规定,不构成犯罪,因此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。例如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20条规定:“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,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犯罪活动,致使犯罪没有结果,这种停止犯罪活动称为犯罪中止。”根据这一规定,行为人因未完成犯罪而不受处罚。3.不得因中止而承担责任:法律明确规定,只有在特定情况下,如自首并如实供述,才可能减轻或免除处罚。例如,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〉总则有关个别问题的解释》第10条指出:“犯罪中止而自首并如实供述的,不追究刑事责任。”综上所述,犯罪中止的三个主要特征是行为未完成、不具有可罚性及不得因中止而承担责任。这些特征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,并适用于各种犯罪类型。法律依据:_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20条: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,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犯罪活动,致使犯罪没有结果,这种停止犯罪活动称为犯罪中止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〉总则有关个别问题的解释》第10条:犯罪中止而自首并如实供述的,不追究刑事责任。
上一篇:山西婚约财产纠纷的维权方法
下一篇:暂无 了